顯示具有 Q&A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Q&A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

【Q&A】普渡是否分為公普(廟普)和私普(家門口普渡)兩種,請問是兩者擇一進行即可還是需要兼顧?另外,公普時填寫的表單有無注意事項,需要填寫全名與家中地址嗎?


提問:普渡是否分為公普(廟普)和私普(家門口普渡)兩種,請問是兩者擇一進行即可還是需要兼顧?另外,公普時填寫的表單有無注意事項,需要填寫全名與家中地址嗎?

關聖帝君訓示:

普渡分為公普(廟普)和私普(家門口普渡)兩種,可以發心的選擇參加,因為普渡供養乃以博愛施予為基本精神,既然是博愛施予就以自己的發心善念為之,公普(廟普)的普渡供養範圍比較大比較廣,私普(家門口普渡) 的普渡供養範圍僅限於自家門口附近,所以依自己的能力及善念發心,可以只做私普(家門口普渡)也可以參加公普(廟普),一切都是隨順行做功德,善念發心即可。

公普儀式上的三角旗報不報全名都無仿,祖靈屬無形,祂們的溝通與理解,完全以心靈相應,你只要起心動念,他就會知道一切,是無所遁形的,所以寫不寫全名住址等其實無妨,總之,普渡供養乃以博愛施予為基本精神,既然是博愛施予就應以真誠歡喜的心供養,不能起心動念的疑神疑鬼或貶低輕賤的心來供養,當然也勸一定要只做真心的供養,不能做過度無理的祈求,畢竟它們是自身難保呀!

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

【Q&A】普渡的時候要盡量避面在外面遊蕩是否為真?原因為何?如果在外面遊蕩會被「煞」到嗎?有甚麼化解方法呢?


提問:普渡的時候要盡量避面在外面遊蕩是否為真?原因為何?如果在外面遊蕩會被「煞」到嗎?有甚麼化解方法呢?

關聖帝君訓示:

有關普渡供養時比較會影響年紀較小的孩子事,較小的孩子靈魄,因還不是很安定,所以比較容易感應到諸姓祖靈,普渡的法會儀式,基本上算是諸姓祖靈雲集,對教小孩子是比較會有干擾的情況…但也不必自己嚇自己,認為一定會被干擾甚至會被纏身被煞到,這些都不是絕對的,所以只要心存虔敬的心…是不必要弄得鬼影幢幢的心驚膽戰。

總之,普渡供養乃以博愛施予為基本精神,既然是博愛施予就應以真誠歡喜的心供養,不能起心動念的疑神疑鬼或貶低輕賤的心來供養。

【Q&A】普渡時是否有禁止祭拜的水果或供品,分別是甚麼呢?另外,聽說普度的東西吃了對氣場與身體不好,那還需要祭拜的很豐盛嗎?


提問:普渡時是否有禁止祭拜的水果或供品,分別是甚麼呢?另外,聽說普度的東西吃了對氣場與身體不好,那還需要祭拜的很豐盛嗎?

關聖帝君訓示:
首先說明七月份的普施乃以博愛施予為基本精神,既然是博愛施予就必須真誠供養,不能自己先發出貶低要供養的對象,就像你如果親朋戚友要請你吃飯,去到現場卻發現你是被排在門外或是吃的東西是明顯被貶低的,你會怎樣想呢?
所以不能還沒拜就起了分別心或分高低貴賤的心,尤其祖靈屬無形,祂們的溝通與理解,完全以心靈相應,所以你只要起心動念,他就會知道一切,是無所遁形的。

至於敬拜的供品的禁忌,泰半來自於民間習俗或是以訛傳訛,不見得完全正確,其實真正的供養是以真心誠意最重要《台語有句俗諺:誠意吃水甜》就是只要真心誠意,即使只是喝白開水也是很歡喜開心,所以對於民間流傳的禁忌:

一、 水果部分的禁忌:像是不能拜鳳梨,可能會招好兄弟來,香蕉、李子和梨(台語諧音:招你來),番茄、芭樂、釋迦也不行,因為番茄在閩南語中有發臭之意;芭樂等有籽的水果則被視為不潔;釋迦則因外形似佛陀的頭,而不適合祭拜,荔枝、龍眼、葡萄等「成串」的水果也不宜,因為有象徵好兄弟成群結隊到來的意思……等等。

二、 其他貢品也有禁忌的流傳:
1. 三牲:要全雞、全魚(包含尾巴)
2. 茶或酒的單數杯要求:三、五、七、九或十一杯
3. 不能拜某種鮮花,例如不能拜表示愛情的玫瑰花
4. 拜過的物品,例如臉盆、毛巾…不能再用

其實真的只是民間習俗的流傳,而且會因各地區的習俗不同而做不同的解釋,甚至有這個地區是不可以,隔壁地區卻是可以的。

至於時運較低的人不能吃拜過的貢品問題,這也是民間習俗的流傳,而且會因各地區的習俗不同而做不同的解釋,甚至有這個地區是不可以,隔壁地區卻是鼓勵可以吃的。

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

【Q&A】請問何謂《補運》?要如何補?


提問:請問何謂《補運》?要如何補?

關聖帝君訓示:

在民間傳統的信仰中,農曆十月十五日被稱為「補運日」,其實,這一天就是下元 水官大帝尊的聖誕,祂乃是「三官大帝」之一,三官大帝就是以賢德、高遠、造福萬民的有道明君來比擬、塑化大自然令人敬畏、信奉、沐化人間的崇高光明力量。

每一個人,都生活在時間的軌道上,這個軌道就宗教上稱為《歲運》,也就是在算命中常以《流年》《時序》《時運》《歲運》...代表生命時間點歲數上的情況。
生命時間點《歲運》上有好有壞,好運,壞運...因此就有《補運》這事,把不好的運補起來,轉為好運。

那用甚麼補呢?
1.有人以化金紙《補運金》來做補運。
2.其實用行作《功德》做為補運才比較正確。

又是誰能做這個主呢?
1.坊間有太多自稱可以幫人補運,這是《了錢消災》的最差做法,自稱可以幫人補運的人也太過《自我摃高的妄為》,說穿了,是給他賺錢,然後自稱幫你《補運》,而是否有補到,誰知道,或只是騙你而已。

2.教脈補運大法在勸行《功德》並以《法事》呈請《神》恩主恩師作主,以一定儀軌呈請准予《補運》並辦理《迴向》讓你確實有為自己補實或改善《運勢》《歲運》。

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

【Q&A】請問家裡有喪事,遇到「婚喪喜慶」怎麼辦,可以參加嗎?


提問:請問家裡有喪事,遇到「婚喪喜慶」怎麼辦,可以參加嗎?

關聖帝君訓示:應視對方是否禁忌與避諱而定。但考量一般大眾印象,建議可透過「禮到人不到」的方式表達心意。

所謂的「喪事」期間,就是一般稱為「帶孝」的時間,而這個期間的時間點在古例上稱做「三年守孝」,也就是三年之間;但近代以來,隨著時代變遷,已經把三年期間改為「一年」,也就是在喪事法事時「作對年兼三年圓滿」這個概念,意即做一年法事時把需要三年的時間點縮短為一年就圓滿了,所以現在一般俗例都是以「一年為期」,這一年期間就叫「守孝」、「帶孝」、「戴孝」或一般有人通俗稱「不清淨」、「不方便」。

其實真正的道理不論是「喪事期間」或喪事後的「守孝、帶孝、戴孝」期間都是孝的表現,可堪稱真正的「孝子」期間,而對孝子的孝行,本應是天地同敬同憫的,也就是說我們看到孝子是要更尊敬更要為他加油鼓勵的,而不是反而要避他嫌棄他的。

但是,過去一般民間習俗,尤其是鄉野傳奇、民間傳說,總是把人往生後的喪事加以編撰的「光怪陸離」,造成人們害怕死後的一切事情,包含「死人」、「亡魂」,甚至連帶往生者的家人與家屬家屬等等一切,都變成被嫌惡、被害怕之人。

所以,遇到親戚朋友如有「婚、喪、喜、慶」者,基本上都會對「喪事期間」或喪事後的「守孝、帶孝」的人事物有所忌諱,須知,這忌諱不是來自「喪事」本身會有怎樣的沖煞,或喪事後的「守孝、帶孝」會對婚、喪、喜、慶本身怎樣的不吉利或犯沖,而是人對「喪」這件事的不好認知、感覺與印象,使其認為「喪事期間」或喪事後的「守孝、帶孝」期間的人事物與「婚、喪、喜、慶」之間是禁忌與避諱的。

因此,關於「喪事期間」或喪事後的「守孝、帶孝」期間的人遇到「婚、喪、喜、慶」能否參加或避免出席一事,我們認為,從人的角度是要以尊重「婚、喪、喜、慶」的對方感覺為主,假使對方有禁忌與避諱,建議最好以「禮到而人不到」的方式表達心意,當然,有時候自己提出這樣的想法,並且透過充分溝通與說明防止對方誤會,相信也是尊重對方的一種「禮貌」。

【Q&A】請問家裡有喪事能不能去廟裡拜拜?


提問:請問家裡有喪事能不能去廟裡拜拜?
    
關聖帝君訓示:當然可以!因為諸天神聖仙佛就是以大誓願救度造福眾生為主旨的!

所謂「諸天神聖仙佛之所以存在,乃在因眾生所有」,也就是說諸天神聖仙佛是因為要救度、幫助眾生而存在的。更進一步說明,「宗教」的主要職責就是從生到老死的救贖皈依,而「死亡」、「喪葬」等相關事宜更是歸屬於宗教範疇的項目,再說諸天神聖仙佛的職務就是以大誓願救度造福眾生為主旨,往生喪事期間更是需要諸天神聖仙佛的救度與寬慰,所以這段期間更應該要去接近宗教、敬拜諸天神聖仙佛才是呀!

因此,「玄門真宗」關帝教門針對此問題的詳解是:
1.「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」,平日虔誠敬拜就是要在往生時獲得幫助與引渡呀!
2.諸天神聖仙佛是法力無邊的,不但不會懼怕喪事的沖煞,反而會幫我們化解一切沖煞。
3.諸天神聖仙佛的職責就是慈悲救渡,家裡有喪事期間更應該祈求慈悲救渡,為亡者祈求得到救度解脫,為陽世家人祈求能孝心迴向。

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

【Q&A】普渡的時間與一般拜拜有何不同,另外,在農曆七月份的普度總共有幾次,流程、順序與方式與一般拜拜有差異嗎?需要注意甚麼呢?


提問:普渡的時間與一般拜拜有何不同,另外,在農曆七月份的普度總共有幾次,流程、順序與方式與一般拜拜有差異嗎?需要注意甚麼呢?

關聖帝君訓示:普渡有一些事項與一般拜拜不同,以下說明。


農曆七月份這段期間的祭拜(我們稱為普渡),除了博愛施與他人的祖先之外,其實不同的日子是有著不同的意義的,但是由於現代人鮮少知悉其中意涵,加上生活忙碌,因此逐漸演變成大多選擇於七月初一、十五和月底進行祭拜儀式,又或是在一整個月中任選一天進行拜拜「普渡」(另稱拜好兄弟)。

通常普渡的時間會選在午後時分(約莫14:00~19:00之間),可以採用簡便敬拜方式也可依民俗傳統,準備整套完整供品(包括食物、酒、盥洗用品……)。

至於普渡的地點則是在門口或者戶外,朝外擺放供品,切記不要在室內(相傳這樣是避免讓好兄弟進家門)。
普渡時的順序如下:
    一、首先要向內先祭拜神明後再向外祭拜(請家神做主的意思)。
    二、祭拜家的神明(假使沒有家神可以省略此一步驟)
        準備供品:鮮花、水果、糖果餅乾等。
        點香:與會的主事者三炷香,其他每人各一柱香。
        念祝禱詞:弟子/信女恭請○○○家神做主,今天良時吉辰,服膺民俗節日◎◎◎,敬備豐盛的供品以博愛施與供養別姓往生祖靈若沒子孫供養的「遊魂」、「孤魂」(或稱好兄弟)。祈願家神○○○作主,廣施法雨,供養圓滿。
    三、祝禱詞唸完後將香插進神明香爐中行完禮後就可以向外拜拜。

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

【Q&A】農曆七月份需要祭祀祖先嗎?與一般平常的祭祀有何不同呢?


提問:農曆七月份需要祭祀祖先嗎?與一般平常的祭祀有何不同呢?

關聖帝君訓示:需要,而且是比平常更需要祭拜,且祭祀貢品還要更豐盛一點。

七月份是更需要祭拜祖先的時節,雖然與一般的祭拜沒有甚麼不同,但其實反而還要豐盛一點。

我們通常將七月份稱為「孝月」或「大孝月」,這是因為七月份適宜廣為祭拜「別人家但沒有子孫祭拜的祖先」,換句話說,也就是在供養「陰間的遊民」,一般來說,我們熟知的遊民大多是無家可歸且三餐不濟的,而供養「陰間的遊民」,就是我們都知悉的「遊魂」、「孤魂」......。

固有文化傳承裡,教導我們必須「愛吾愛以及人之愛」,勸導我們要懂得緬懷孝思,飲水思源,除了要孝順現存的父母之外,更要懂得孝思緬懷已不在身邊的往生的父母,甚至慎終追遠的緬懷先祖、先輩等親人祖靈,至於他人的往生祖靈若沒子孫供養的「遊魂」、「孤魂」,則要在農曆七月份一整個月之間,廣為祭拜及供養,我們稱之為「普施」或「普供」,也就是一般俗稱的「普渡」或有另稱「拜門口」、「拜好兄弟」等。

以博愛施予的七月份「拜拜」、「普施」或「普渡」、「普供」、「拜門口」等等,均是可以從七月一日的「開鬼門關」開始,一般較普遍的普渡或祭祀時間為七月一日、七月七日、七月十五日、七月二十九日。這段期間的祭拜除博愛施與他人祖先外(另稱拜好兄弟),當然也更是需要準備豐盛的供品祭拜自己的祖先,甚至用更隆重的儀軌祭拜才是。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